心里美文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灵鸡汤 -> 心里美文 -> 正文

心海泛舟(第三十二期)| 被讨厌的勇气

来源: 时间:2024年03月22日 作者: 点击:

心海泛舟(第三十二期)| 被讨厌的勇气

为提高长医学子对精神卫生重要性的认知,进一步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精神卫生系、党委宣传部与学工部联合在《长治医学院报》推出“心海泛舟”专栏。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有时我们会发现自己因为在意对方而妥协退步,甚至在这个过程中丢失自我,活成了自己不认识的样子、找不到人生的意义,但生命赞歌是勇气的赞歌,生命的旅程就是不断接受不被所有人喜欢的自己。

什么是被讨厌的勇气?怎样拥有被讨厌的勇气?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心理治疗师曹旭敏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师生问答

学生记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走进校园、步入社会,我们有时会发现自己很难与遇到的人友好相处,甚至会在交往中伤害对方和自己。正如阿德勒说:“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想消除烦恼,只有一个人在宇宙中生存”。但事实是宇宙中不可能只有一个人,所以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

曹旭敏老师

正如问题中提到的,每个人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许多人相遇、交集、产生很多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在这样的人生旅程中,我们必然会与人交往,产生人际关系。即使再厌恶,同他人交往也无法做到与其他人完全隔离。但换个角度看待人际交往问题,正如阿德勒断言“人的烦恼皆源于人际关系”,这种论调乍一听也许太过极端,难道没有独立于人际关系之外的烦恼吗?

曹旭敏老师

如果这里探讨的问题仅止于个人的烦恼,那么任何烦恼中都会有他人的因素。我们可以想想我们自己的经历:从小到大,父母教导我们好好学习、考取名校,找个稳定体面的工作,以便拥有轻松幸福的生活。这种教育方式看似是为孩子着想,却也让孩子们跌入陷阱中,觉得如果成绩不好、考不上大学,就对不起父母的养育之恩和老师的教导,所以当成绩不理想或达不到父母和老师的期待时,这种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们常常会感到失望、自责、内疚,甚至会产生生活没意义、人生无望等感受。

曹旭敏老师

事实上,我们的很多心理困扰都来自社会和他人的期待和评价,也正是这种评价体系,造成了人骄傲或自卑的心理。人们经常以“爱”之名行支配和控制之实,但在阿德勒眼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大概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他认为每个人的人生课题都是分离又独特的,我怎么爱你是我的课题,而你要不要接受我的爱,这是你的课题。但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常常会陷入爱的困境,“我对你那么好,你提出什么要求我都满足你”,可当对方却没有以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时,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感受到难过——“他怎么可以这样对我?”产生类似想法的原因正是因为你还不会进行“课题分离”。也许这个名词比较新颖,但就如上面的例子,你对别人好,那是你自己的课题,而不是对方的课题,对方以何种方式做出回应,那是别人的课题。

曹旭敏老师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学会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也不让别人干涉自己的课题。阿德勒认为,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源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只要能够进行课题分离,人际关系就会发生巨大改变,甚至可以彻底改变人际关系烦恼。

学生记者

老师,被讨厌的勇气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又如何拥有这种勇气呢?

曹旭敏老师

很多人乍看书名《被讨厌的勇气》时可能会想,难道我要故意惹别人讨厌、散发负能量吗?其实不是的,这里说的“被讨厌的勇气”指的是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刻意追求他人的认可,这种被讨厌的勇气就是通向自由和幸福的终极道路。

曹旭敏老师

就像前面我们提到的,每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人际关系中,我们受以往价值观的引导,存在有一种“倾向性”——想要获得他人的认可、不想被他人讨厌。所以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会察言观色、小心翼翼地处处压抑自己本真的想法、甚至讨好他人。在我咨询的青少年个案中,发现很多个案都有这样的共通处:小丽和小文是好朋友,每当小丽提出要做什么事,即使小文内心不愿意去做,但因为害怕小丽生气,小文就会违背自己的意愿行事。直到有一次因某事小文没有答应小丽提出的要求,小丽开始不和小文说话,甚至联合班里所有的女同学孤立她,说她的坏话。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就会下意识地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而这样舍弃真正的自我的行为,最终就会导致我们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在人际关系中,我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总有人会不喜欢自己,所以我们不需要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也没必要去满足别人的期待。

曹旭敏老师

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种想法很自私,也做不到只为自己着想,不管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但在犹太教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人可以给我们意见,但不能左右我们的想法和人生,不能因我们未采取他人所提供的意见就大发雷霆、恶语相向,我们都有权过自己的人生,不被他人干涉的人生。

曹旭敏老师

我们如何拥有这种勇气呢?

第一,要学会课题分离,把自己的课题和他人的课题区分开,不互相干涉。

第二,把他人当成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或敌人,并在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其中,获得归属感,即共同体感觉。这种不考虑“这个人会给我什么”,而是思考“我能给这个人什么”的想法这就是对共同体的参与和融入。

第三,与他人建立起横向关系,感觉自己在社会中产生价值就可以获得。

学生记者

人生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而是“现在”这个刹那。老师,我们如何认真地活,并且寻找人生的意义呢?

曹旭敏老师

阿德勒在书中说过一句话,“聚焦此时此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的事”,这句话很好地诠释了我们如何活在当下。我们经常会给自己设立目标,列了很多愿望单,但是年底总结时才发现做到的寥寥无几。因为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真正想要的人生是以后的人生,真正想做的事也是以后的事情,等时机到了就去做”,这其实是一种拖延人生的生活方式。只要还在拖延人生,我们就会无所进展,只能每天过着枯燥乏味的单调生活。因为我们认为“此时此刻”只是准备阶段和忍耐阶段,所以就不会有所行动。但其实我们能支配的只有“此时此刻”,这才是最真实的存在。不必纠结过去,也无需关注未来,努力认真过好作为刹那的“此时此刻”,没必要与谁竞争,也不需要目的地,只要聚焦此时此刻,就一定会到达某一个地方。

曹旭敏老师

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为了什么而活?阿德勒认为“并不存在普遍性的人生意义,人生的意义是由你自己赋予自己的”。那么,我们怎样才能给自己的人生赋予应有的意义?我们有时对自己的人生感到茫然,那是因为你想要选择“自由”,想要选择不惧招人讨厌、不为他人而活、只为自己而活的道路。正如行路时需要指南针指引方向,作为自由人生的重大指针,阿德勒心理学提出了“引导之星”——他者贡献,即我能为他人做什么,体会“我对他人有用”,进而获得自己的存在价值,从而赋予其意义。

曹旭敏老师

阿德勒的思想是超前的,颠覆我们的认知,需要我们好好去拜读,好好去琢磨,好好去实践,从而慢慢领悟其中的奥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