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案例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咨询 -> 心理案例 -> 正文

一例人际交往问题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来源: 时间:2016年04月08日 作者: 点击:

1.资料收集

1.1一般资料

晓庆,女,20岁,来自城市。高职院校大学二年级学生。父母家族均无精神病疾病历史。

1.2主诉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心理障碍,感到压抑,焦虑。与宿舍同学能和睦相处,比较放松,表现自如,并无人际交往障碍,比较活泼,善解人意,宿舍同学都觉得是比较开朗容易接近的人。但在宿舍之外的别的场合,例如班级,社团活动中却判若两人,表现得害怕,拘谨,不敢与别人靠近,不敢主动与别人交流,常常一个人孤独地坐在那,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为此感觉到很困扰,情绪低落,自己怀疑是否有社交恐惧症,考虑很久,决定前来咨询求助。另外,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特别敏感,常常担心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事而得罪了别人,惹别人不开心。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委屈求全,不敢拒绝别人的请求,害怕表达与别人不的观点。虽然别人曾评价自己是善解人意,乐于助人,但有时候会觉得很累,失去自我。作者简介:高晴,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格与社会心理学,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助教,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心理咨询师。

摘要:大二女生晓庆,因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心理问题,主动前来求助。咨询师运用认知领悟疗法行为疗法等理论,综合使用参与性技术影响性技术,对来访者心理与行为问题形成与发展的原因进行解释,促使来访者树立合理的信念,通过布置家庭作业帮助来访者逐渐克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障碍,咨询效果显著。

关键词:人际交往 认识领悟疗法 行为疗法

1.3咨询师观察

该同学仪表整齐清洁,行为举止得体,交谈开始时有些紧张,不敢看咨询师的眼睛,后转为自然,表达流畅,回答问题切题,思维清晰,自知力良好。

1.4咨询过程中了解到的情况

来访者的成长经历比较复杂。出生八个月时父母离异,判为妈妈抚养,但因为妈妈工作忙,在这段时间基本由姑奶奶照看。四岁时转为由父亲抚养。来访者陈述父亲属于没用型,常常喝酒,撒酒疯,自己基本由七十多岁的爷爷奶奶抚养。由于爷爷奶奶年级较大,对自己管教不严,所以那个时候,自己是比较野的。四年级时父亲去世,重新由母亲抚养。但这个时候母亲已经重组了家庭,且生了一个小妹妹。自己与母亲的性格不和,母亲性格很强势,比较专制,即使是她错了,也从来不会承认,反而责怪自己。而自己的性格责比较懦弱,从来不敢与母亲起争执。来访者感觉不管在爷爷奶奶家中还是母亲家中都没有自己特别亲近的人,没有人与自己说心里话。家里来客,即使是自己的堂哥堂姐等亲密的人,也会觉得不自在,常常找借口躲起来。爷爷奶奶那的哥哥姐姐成绩都很好,考到了很好的大学,有的甚至已经是研究生。爷爷奶奶常常要自己以哥哥姐姐为目标,向他们学习。而自己从小的学习成绩便不太好,高考时只考入了现在所在的高职院校。在校学习成绩一般,虽然自己想努力学习,但是总是进入不了状态,学习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常常觉得自己没什么好的,感到比较自卑。咨询师还了解到,来访者比较多才多艺,能唱会跳,普通话很标准,音色优美,是学校播音站的播音员,常常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表现出色。来访者说常常感觉舞台仿佛才是真正的人生,自己可以在舞台上尽情挥洒,表现自己。而在真正的人生中,自己却很胆怯,不自信,不能表现真实自我。

1.5心理测验

2.评估与诊断

根据对咨询过程中资料的收集,来访者智力水平正常,表达无障碍,自知力良好,无躯体疾病症状,无典型心理与行为异常,排除精神病及神经症。来访者的问题表现属于心理问题范畴。来访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拘谨,不自信,不敢与人相交,但无过度紧张,焦虑,行为失常等症状出现。因此本案例中来访者问题不归为社交恐惧症,而是归为一般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根据访者的叙述可发现,导致她出现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1)复杂的成长经历。来访者早期父母离异,然后在两个家庭中辗转成长。童年期父爱和母爱严重缺失,使来访者缺乏安全感。在人际交往中充满着胆怯和不信任,不敢与人相。(2)个人性格特征。根据气质类型测验报告显示,来访者的气质属于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多种气质类型混合这种气质类型决定了晓庆的多重性格。既有外向开朗的一面,能在舞台上展现自我,又很敏感,容易受伤害。(3)母亲的个性特征。母亲强势的性格,从不肯承认自己错误的态度,是导致晓庆在人际过程中表现出过多担忧,不敢真实表现自我的一个重要原因。(4)家庭环境。家庭中对于学习成绩的关注过高,导致了来访者片面的以学习成绩来衡量自己,因而产生自卑的心理。

3.咨询目标的制定

最终目标:帮助来访者克服人际交往心理问题,树立自信心,寻找真实的自我。

近期目标:克服人际交往障碍

具体目标:(1)建立良好咨访关系。(2)明白产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原因。(3)正确认识人际交往。(4)学会主动与人交往。(5)学会在人际交往中表达真实的自我。(6)树立自信心,重新认识自我。

4.咨询方案的制定

4.1咨询方法与原理

4.1.1来访者中心疗法

来访者中心疗法假设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通过倾听、理解、真诚、支持、尊重、关心和积极的评价,强调移情和无条件积极支持,营造理解和接受的气氛,使来访者承认自我被自己否定或拒绝的那一部分。其目的是让来访者变得更开朗,信任自己实现自我调整,达到自我实现和成长。

4.1.2认识领悟疗法

认识领悟疗法是通过解释使来访者改变认识,得到领悟而使症状得以减轻或消失,从而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来访者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过程中的敏感,不自信,不敢表现真实自我,这与来访者内心的不合理信念相关。改变其不合理信念,将有利于克服来访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害怕及不自信心理。

4.1.3系统脱敏法

系统脱敏法是行为疗法的一种,主要用于患者在某一特定的情况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惧状态。它是利用交互抑制的原理来达到治疗目的。来访者存在不敢与人交往的问题,这可以通过系统脱敏,建立逐级标准,帮助来访者最终克服心理障碍。

4.2双方责任和义务

4.2.1责任:(1)来访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4.2.2义务:(1)来访者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

本例咨询共分三个过程,共五次咨询。(1)信息搜集及建立咨访关系阶段(2)心理咨询实施阶段;(3)结束与巩固阶段。具体咨询过程:第一次:2009年4月28日目的:了解来访者的基本情况;建立信任感;确定主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明确近期目标;使求助者了解他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协商安排咨询日程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法过程:(1)让来访者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其基本情况;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和限制以及咨询过程中有关事项与规则;(2)了解来访者为什么要进行咨询,想通过咨询达到什么目的,陈述自己的问题出在那里,对咨询的期望是什么。(3)通过访谈了解来访者的成长经历,社会支持系统了解来访者心理问题的表现,及造成其心理问题的成因、发生的背景和演变过程,及其与问题相关的近期生活事件。(4)采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在与来访者咨询的过程中运用倾听的技巧,强调同理心。